古茶树不能承受之重

古茶树不能承受之重

6阅读 2020-03-18 01:53 文化

古树茶是普洱茶的珍贵资源。是普洱茶深厚历史和优越生态的象征。古树茶是质地最为优良的普洱茶。古树茶受到热烈追捧,古树茶受到无比关爱。


一幕幕围绕古树茶的悲喜剧、闹剧,每天都在上演。有人把古树茶当作太上老君的灵丹妙药;有人对古树茶过度施肥,打药,为了增加产量;有人用台地茶冒充古树茶,扰乱普洱茶市场。


古树茶、古树茶正在被深深的爱着,被爱得不堪重负,被爱得疲惫不堪,甚至奄奄一息,有的甚至被爱死了。

如今,普洱茶界对古茶树和古树茶的追捧,乃至崇拜早已司空见惯。但还少有人知晓,所谓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,数十年前,普洱茶界青睐的不是古树茶而是台地茶。


云南少数民族自古就种茶,常种于村寨周围高山上,多数茶树胸径在10~35cm,胸围35~110cm,树高3~6m,树龄多在三四百年。茶树间距约3~5m,每亩约120~220株,亩产约50~80kg,数量稀有。

人工干预少,只进行适当采摘和修剪,不施肥、不打农药、不除草、不翻地。蕨类、地衣、多种热带雨林草本植物共生,生态环境优。这类茶园,就是今日倍受追捧的原生态古茶园,其中出产的茶,就是今日的所谓古树茶。

但在数十年年前,这样的古茶园是不被看好的,原因很简单:产量实在太低,并且采摘困难,而价格呢?在古树茶没有受到重视的年代,和台地茶几乎没什么区别。

民国时期(1912-1949)特别是三四十年代,云南茶业一度繁荣,按照传统方式用种子繁殖了不少近代茶园。多数茶树胸径在5~15cm,胸围15~50cm,树高1.5~3m,树龄60~100年。茶树间距约1.5~3m,每亩约200~400株,亩产约60~90kg。

较多进行人工干预,采摘、修剪、施肥、有时打农药,除草、翻地。大量地表植物被除去,生态环境较好。这些茶园中的茶,现在统称老树茶,口感实际上和古树茶已经难以区分。

市场上能买到的大多数所谓古树茶,实际上就是这类茶园中采摘的老树茶。这类茶园的特点和古树茶园类似,同样生态良好,质量优良,并且都采摘困难,产量较低。


1949年以后,特别是1964年以后,现代茶园,也就是台地茶园开始兴起,采用条列式密植的扦插苗进行种植。

多数植株树高60~90cm,每亩约3000~4000株,亩产得到较大提升,约为120~190kg。这类茶园有较强的人工干预,采摘、修剪、打农药,除草、翻地,一样都不能少。地表上土壤裸露,靠施化肥维持产量,多数现代茶园生态恶劣,物种稀少。

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,产量大,生长周期快,所制晒青绿茶,较为苦涩,回甘少,与古树茶口感差别很大。但今日所诟病的台地茶,在当年却是备受重视的高产茶。在以前什么都缺,什么都追求高产的时代氛围下,这类茶园是现代化、科学技术化的象征,以前的那些古茶园、老茶园在这样的茶园面前显得古老落后,必须予以改造。

为此,大约从1976年开始,云南兴起了一股改造低产茶园的热潮,许多古茶树、老茶树被砍伐,土壤被深翻,插种上了新茶树,一个个古老的古茶园和老茶园被迅速改造成了台地茶园。


如今,我们为这种改造痛心疾首,嘲笑当年的人们无知和短视,痛恨他们的愚蠢。但别忘了,放在1976年,这样干的出发点和今日对古树茶的追捧如出一撤:都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。

想想当年的古树茶,占那么大地方,采摘不便,产量低,价格更低,不比台地茶高,有时甚至比台地茶还低。短视是短视一些,但想想当年的茶农,有谁告诉他们许多年之后古树茶会贵得离谱?

即使有人先知先觉,知道古树茶有朝一日会贵得离谱,但从1976年到古树茶热起来的2005年算起,那“有朝一日”,是30年,虽然不算长,但也是半代人啊!可生活是眼前的事情,每天都需要对付。改造“低产茶园”,提高点产量和收入,似乎没太多不对。所以,我们今日对当初的过度指责,有放“马后炮”之嫌。

当然,当年的“低产茶园”改造,大量毁坏古茶树资源,确实是值得反思的。这不仅是缺乏前瞻性的问题,而且和当年中国的时代背景有关。毕竟,那时的中国并没有摆脱混乱,各方面,各行业、各种事业都缺乏综合性、战略性、理性考量的年代。

近年来,随着普洱茶热兴起,普洱茶资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,古树茶热也随之兴起,价格不断趋高,这本不是坏事。


有着上千年、数百年历史的古树茶质地优良,具有独特的品饮、健康、资源价值,人们对它的偏爱有合理的一面,并且,这还能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古树茶资源的保护。不过,不容忽视的是,这也是一种对古树茶资源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行为。

追求利益最大化,就必然具有非理性的倾向,就有可能丧失事物的平衡,因为利益最大化的背后,是不加节制的贪欲和疯狂。

比如,古茶树价格趋高不下,就有人以次充好,用大树茶,甚至台地茶冒充古树茶,扰乱普洱茶市场,损害普洱茶的声誉。


而这,还是次要的,最糟糕的是这会造成对古茶树资源各种竭泽而渔式的过度开发,最终毁了古茶树和古树茶。

这样的事情早已不是第一次发生,比如,有人打着“领养”的幌子来“保护”古茶树,上千年的古茶树,用不了几年就保护死了。

用珍爱古茶树的方式来消灭古茶树,这真是莫大的嘲讽!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正在悄然发生的闹剧和悲剧,不能让这样的闹剧和悲剧继续重演下去。

如何更好地保护古茶树?如何实现普洱茶产业的健康、理性、可持续发展?这需要我们对普洱茶产业的战略性、理性思考和规划,也需要普洱茶市场的科学、健康发展和成熟。
但最重要的,是需要引导消费者形成正确的普洱茶观念,尊重普洱茶的常识。
本文节选自雷杰龙《茶在囧途》
排版编辑:一棵大白菜

上一页:从“藏品”到“饮品”,2020茶行业这两个领域“大有可为”

下一页:“蒙顶甘露杯”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

相关阅读

茶友网
滇ICP备19006320号-4
滇ICP备19006320号-4